各位秘友:
# r5 Y$ Z- z3 b. B1 K$ c; `& H8 `' s" N9 ~ j, b( A! ~
何新国老师第二期在线答疑活动将于8月31日(周六)晚8:00-9:30在QQ群:14260122和199789109同步举行,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加入,一起聆听何老师的教诲。
6 e9 `3 ]& ]/ J$ K8 B5 G3 K; a0 c0 A 截止8月25日晚10时,共征集到网友提出的6大类20个具体问题。老猫稍作整理汇总,并已转呈何老师作答疑准备。在整理过程中可能会有所疏漏,欢迎大家继续补充。感谢各位网友的热情支持,欢迎大家届时准时参与。
! H) \, }' w. W; R. H
5 P, b9 j$ Y- f/ f {0 y4 ]" @5 n0 W 附:第一期在线答疑活动实录《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》作者答老秘网网友问
# e3 a- p. h7 K3 I* S- o. V; \. P
老秘网 站长 夜猫子3 D* i/ p& v+ r! ^ d
2013年8月25日
3 c/ {0 f+ t- V; O ps:0 r/ g6 C. W* e) |
这几天新提出的问题刚刚已由雪儿版主帮忙整理转呈何老师,敬请关注。为避免出现第一次活动中多人同时提问,让何老师无从作答的局面,在此提前给大家打个招呼,本次答疑活动过程中,不支持临时提出新问题,仅限于就何老师对原有问题的回答进行补充追问和交流互动,希望大家多多支持。
/ T; q) `: A' C; K6 \! `1 t
_4 q: x) a, x$ O 另外,本次答疑活动开始前的20分钟,老秘网将开设活动签到贴,所有签到回复的网友都将获得30个“稿费”奖励,欢迎大家积极参与。活动开始后,签到贴即关闭。
8 M' g* W4 L, L" F. f" b- h+ w
( W% y2 \4 t2 e* y( ~$ _
+ o3 S/ z$ }4 `, o% d 夜猫子6 w+ D, m2 o% x( |5 K
2013年8月29日晚8时于福州3 @, _4 T6 F( v6 E! I& _8 B: D
8 g* E% M) l P0 z0 J2 ~; w一、如何通过学习借鉴他人的优秀文章来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?
! ^& V! v! L0 R
4 h' ^2 D: X6 u% I1 g. _1.涩涩的咖啡网友提问:+ L4 @. a0 L( h. c5 U: }! v/ K$ g
$ T( \$ G' l2 I" [4 Q; Z
老师好!本人刚参加工作两年,近半年调入机关工作,开始接触材料写作,却苦于找不到明确的学习方法和途径,平时花费了很多精力阅读《人民日报》、本地报刊、单位已成稿文章和老秘网的范文,但感觉学习的很杂、很累,却收效不大。往往过眼即忘,到自己提笔写时还是毫无头绪、思维混乱。特向何老师请教,针对我们这些初学者,应着重学习哪些资料(在精不在多),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哪些技巧和方法,更好的帮助我们提高学习效率?
0 @( Z" [2 e# ^3 K5 H# F
: G! N( J% a# E3 Q, D/ i/ X2.xgzdatoufo网友提问:
1 `+ b8 b2 k, H; m; V
" N6 K$ s! v- K* p" i我在县委办真正以写材料为生计有三年了,现在所处阶段是基础有了,交办任务也能够完成,但感觉自己仍有很多不足。比如,不能够写作自如,又不知道如何提高?有时候看看别人的文章(比如一些调研文章或各种场合的主要领导文章合订本),感觉自己差距很大,他们文章那种挥洒自如、理论与群众语言相结合、既有思想内涵又不虚,很羡慕,但自己下笔就不是那么回事。一句话,不是新手,如何提高?
( O/ f k8 v8 p; N6 U, Z) e
) f O' l' A# G) }* V7 t. B q9 Z Y ]
3.南京秘书一网友提问:
% E: }4 i$ H7 n0 C) f9 A# r, t+ v" `% d6 v) x+ |# |6 B% ?% N
人民日报的一些文章确实精彩,但对于我们新手来说,难于模仿。何老师能否选一篇近期的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作下具体写作思路、方法和技巧方面的赏析点评,帮助新手朋友举一反三,提高吸收借鉴的能力?谢谢。9 i. k( N$ g T& o/ k
9 h3 k0 k( D4 H( [" U9 U/ O4 T4.绿色和平网友提问:
! J1 X5 K8 Q$ i: [; R! o) |& J! N: M7 I" z# o# ^6 f! H
第一次活动已经很受益了, 相信第二次答疑会更有特色, 学到更多, 解决更多困惑大家的问题.。我想请教,我们在基层工作汇报中,如何巧妙地引用领导的大篇幅讲话,而不被认为是在套用词句、显得没内涵呢?谢谢!
; M8 X) h( U" X1 t7 ?, {2 k- @- m5 d4 x- H5 J9 Z
二、如何提高遣词造句水平,让文章更加通俗生动、富有文采?
2 A( M3 c3 P' t, ]% e4 S7 J" ?6 s: J. Y9 L
5.宏亮网友提问:! m7 |. {7 Z* a
+ n5 l/ O) q) F参见上一次何老师的解疑答惑活动,收获不少。我越发觉得能提出问题,说明自己对文字写作才是真的有一定认识,继续努力。因为有何老师和老秘网网友等这样一大批热心肠、同行前辈,小秘们真是幸福之至。我以前从事工科,从事文字工作是半路出家,自我感觉有点上路。现在有个问题是,给领导写的讲话稿书面性太强,文字显得很生硬,领导读起来不是很鲜活、也不是精彩,请问老师,怎样才能增强领导讲话稿的口语感,使领导读起来朗朗上口,听者听起来津津有味。从哪方面进行改进和加强学习锻炼?* v i" V0 `8 L) F$ D3 p# K
, X1 z7 b X9 V) E6.Henry网友提问:' l( t; z0 o, G% T; k) ]+ s
% {" v) z. ]' T/ A/ f何老师,你好!我是一个文字综合工作者,我发现我现在写材料特别依赖网络和以前材料,自己动脑时候比较少,很多时候都直接复制,然后改几个字,我这样是不不对?怎么才能真正提高文字综合能力?我写材料也有几年了,但感觉还是没真正的悟进去,研究时候少,怎么才能快速进入状态那?另外,我现在写材料,总感觉脑袋里没词,怎么才能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?) F) D6 [! f+ [% t
6 j# J$ w/ k! w7 ^/ ~" C3 A6 w7.邵萍网友提问:4 R& w i" G. C8 a. J/ y5 u
4 ?# R0 ]1 O1 n6 K$ A0 v. q8 a
想请问何老师 :一是在写综合材料方面,同样的事情我写的就比较平淡,同事换种写法就很鼓舞人心,而且不会让人觉的夸张(我拿到了我们单位前几年的工作总结,写稿的那位前辈退休了,每次对比都会觉得有差距,让人很挫败)。二是在写通讯的时候,我写的东西自我感觉还是比较符合通讯的套路的,但是拿到发通讯的同事手里一改,就感觉在文采上提高了一截,立刻觉得丰富灵动起来了(感觉还是很挫败,呵呵,我现在受打击都受习惯了)。我给自己找的结症是缺少词汇积累,文采不够好,不知分析的对不对?文采如何提高何老师上次解答了,词汇积累如何能尽快的丰富起来,有什么好办法吗?呵呵,还是希望差距能尽快弥补上来,虽然被打击习惯了,但压力还是很大的。; ^% F( ~2 @$ z5 ` j m7 O
) J7 k: b! r# `6 l+ t三、如何收集整理写作素材,提高资料使用效率?
% b0 Y) k% D0 g$ z* O6 Y1 S* d" U
' B6 I. @& h" P) t; J8.刀笔吏、虫子网友提问:
/ k! d$ \2 o1 b, _" | Q3 Y6 H
+ C9 M3 }! _- ]" F) n在这个知识浩如烟海的时代,平时该参考哪些材料更能有效节约时间,快速提高呢? 我们平时在做知识积累的时候,着重从哪些地方搜集?老师平常都看什么书、杂志、报刊?平常忙起来,很少刻意为积累而收集,往往是碰到题目了才开始有针对性的收集,何老师如何看待这种写作习惯?: u. H0 N, Z! x3 A3 y0 `
9 _5 R1 M% y2 M0 P1 C/ W5 n0 }9.小小塔塔网友提问:/ r5 C3 X, _' H" U+ K X& m
! L4 n& |$ K7 w4 f8 b9 d4 h; _
作为一名新秘书,手上掌握的资源有限,并且不了解市域发展情况,怎样才能迅速提升自己呢?
& s" l/ a/ y1 k g* e5 V
+ X0 j7 M( t4 C' s四、如何提高文章大小标题的设计水平?0 @% T0 @/ ~. Z
% E9 v; Q8 F1 ~/ T P1 U J7 j10.云之翼5196网友提问:
( s7 r5 v' R* }
2 ]- o- p& ~& r' l4 r& f何老师,向您请教个问题。今天在人民日报看了《“稿来稿去”坏文风》一文,感触很多。当然,很多时候我们的材料“稿来稿去”,那是自己笔功不够、悟性不高的缘故。同时,我注意收集、对比了中央、省、市、县的一些材料,发现中央和省一级,材料的一级标题和二级标题“凑”的痕迹不是很多,比较自然,而地级市、县市区的话,好像特别注重这一点。现在有点困惑,要不要特别注重这一点?有时候为了配一级标题、二级标题,抓破脑袋呀。请问如何提高这方面的提炼、概括能力?如前几天,我在写一个材料,二级标题里为了“配”一下,焦头烂额,效果还不好,请何老师指点。“城乡共建未解决共荣,发展均衡度不够;常规工作未突破常态,工作创新度不够;民生工程未赢得民心,群众认可度不够”,第一层意思就是想说明城乡发展不均衡,感觉二级标题不理想,很勉强。
( L- |& u3 V' ^
5 o, V; v! g7 j1 M: J2 W11.简689奥斯汀网友提问:
9 k" i0 h4 ]4 I1 u" W' M
. O& e1 U8 @3 t6 o$ a0 S对文章标题的拟定和内容结构的安排,我仍处于模仿阶段,没有百度就写不了,该如何是好? k7 E2 P1 e5 e0 v
6 F; R1 G1 D5 t
五、如何把务虚的文章写实,把常规工作写出新意?
5 J8 e: `% X- c% [9 J9 o+ n
* F' i! D: E# [0 x6 d3 a) K' @12.保康秘书网友提问:
7 M+ b+ y$ O, H/ E9 y( k ] r1 a: @6 v# V% @
何老师您好!!我是一名县级组织部调研科普通干部,进单位已经有8个月了,但是写材料水平还是不高。由于主要是党建类,总感觉可写的太少。平常多写些简报信息,但觉得没什么可写。有时把一些党建材料写成了议论文,要如何避免类似问题呢??还有,党建类文章感觉理论性较强,务虚的东西多,如何写实??希望您不吝赐教!
3 @2 W5 ~9 V1 I. K# ] b- P
- C" Y6 X7 v( I! n) K" M3 |% h: L13.1348837905网友提问:) p8 E* o; h- [# Y- ]& Y% ~& V. x- v
: E+ u9 E/ _9 T D! `$ U写领导讲话稿难,难在于从他人角度,写他人威风;写领导讲话稿累,累在于几张A4纸,纵横风云事,间或阴云密布,大雨倾盆。那么作为我们天天坐在办公室爬格子的小职员,如何将领导讲话稿写实,写出血肉来,让领导读起来有深度,捧起来有分量,看起来有数量呢?请何副会长赐教。
& T, n* ~$ {, z- s- B" H% S' Z; e1 _) Q; f {! ~5 n$ n
14.511832684网友提问:
( | p8 ?3 N4 z) q
/ c5 o2 }- L1 R- G( ~; T( z9 U0 G我认为有的工作经常有进展还比较好写总结和下步,可是,有的工作一年后和五年后的现状是差不多的,应该如何写下一步工作,比如工业方面干发展也发展不起来,写大了实现不了,写小了领导不满意,更闹心的是领导和企业也不知道下步该怎么发展,请问在这种情况下,下步工作该怎么写?
1 K+ p9 @2 ^, t. w
' m4 X- f, l. z. u% G9 b0 n n15.到处走走网友提问:9 r1 F/ n' V2 Z/ y- g
# T3 H: A; `& n+ T' _7 l& n
年年写工作总结,感觉主要工作都差不多,特别是文章结构方面,比较难出新,有什么解决办法?恳请指教。6 v7 u" W9 m8 f1 {- q
& V2 k; v# Q' E, p
六、几个具体问题16.春城小秘网友提问:5 _. L( p. w" G4 z& N {
) ]" F5 h' \: V# k9 _( D+ V+ k/ |* U% \9 }有一个很有特点的事情:大约几年前,发生了著名的“孟连事件”,但没多久就变成了“孟连经验”。可以肯定,汇报材料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,而且是极为重要的作用。请教何老师,此类负面事件该如何正面汇报?此类材料的角度该如何把握?此类材料的重点在哪里?
( ~" w8 R7 O4 S* ?. ?6 i: |6 {& k+ R# r$ }. Z1 H# H& k) R" b
17.idoiv网友提问:
$ U+ T$ i; H( N; `% r8 u) R
' l/ T9 N Q) ~最怕写总结类材料的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了。除了一些共性问题外,照实写一些自身的问题吧,有时直接责任领导就会不喜欢、不高兴也通不过;写模糊些吧,又显得跟没写一样,大领导就不喜欢、不高兴还是通不过,那要咋办呢?" K! P5 ^0 j U2 ^
R' g+ n' H/ R9 m+ h! T/ k3 n
18.揭壹壹网友提问:
, |8 e N3 e" ?. H8 ]
. {9 m* P4 p- o/ b虽然何老师的书我还没看过,但何老师的博客文章看了不少,对何老师的书有点期待。作为一名从事文字工作的新人,开始慢慢接触文字学问。以前在乡镇党政办公室,给领导写些讲话稿、总结等,总觉得也就这么回事。但换了个岗位后,我才发现自己在文字方面压根门都没入。所以就开始学习了。我现在的岗位主要是从事新闻稿件写作工作,日常的讲话稿等材料写作的较少,所以我想请问何老师,能不能就如何提高政府新闻稿件写作水平这一块提点建议,给新人解惑?或者何老师的新作中有没有这方面的内容?。
4 i& J" r3 ^! `3 J( _/ F2 _& T. X) s- _( H6 P5 k
19.阁中帝子网友提问:
- w* o! q, o2 }8 ?. U% h- {6 c5 i
1 c9 O9 |3 f, W% z这两天我一直在想提什么问题,怎么提,却始终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。像我们这种刚开始从事文字工作,又觉得自己底子严重不足的人,总希望能聆听大师讲座,自己有所裨益,却偏偏不知从何说起。所以期待讲座,却提不出什么问题。我想,大概有不少秘友是这样的状态吧。我们不断地询问如何提升自己,如何超越现在,我们也不断获得了解答,加强业余学习,多读行业内前辈文章,拓宽视野面,等等,但始终困于起步阶段。所以,如果要提问,似乎还是老问题,作为一个写作新手,我们该看些什么,学些什么,怎么学,怎么一步步提高自己?回头一想,又发现这些问题好像已经提过无数遍,也解答过无数遍了。那么,面对一次专家的在线答疑活动,我究竟该咨询些什么,真的有些茫然了。不知道这算不算我提的问题呢?
- U. t7 x5 f; S& c: \- a8 k; `: Y2 J8 ^ O1 E5 n
20.旷野孤狼网友提问:# i5 P! X$ w. G- p: F/ @
' z+ ?+ i' c" f, Y& H2 @当秘书的时间太短,很多东西都在摸索,探究,今天打个最简单的比方,就是领导办公室会客,什么情况下你能听,什么情况下你不能听,什么客人来了要沏茶,什么客人来了不用,坐坐就走?经常会有下面科局的干部来领导办公室汇报工作,有些老秘书说,只要汇报工作的人数超过两个人,你就可以推门进去,听会。但我个人觉得不是这样,万一来的人汇报的工作是要保密或是不想让更多的人知情的呢?会不会显得你这个秘书太好事,或太没眼力呢?所以到目前为止,都是领导说,小王呀这个会你也参加,我才会参加,否则来领导办公室汇报工作的时候,我都是给客人倒上一杯水就回自己办公室了。但这样做也有坏处,就是领导觉得重要的需要记录或必须秘书要知情的才会主动叫你,不是特别重要的,领导不会叫你。这样有些不要保密的日常工作汇报,由于你自己的小心,没有进办公室听会,就会不知情,最后你写材料的时候就会发现,掌握的东西不够全面,或安排事情的时候会发现,这个事情你并不知道。所以这件事一直很困扰我,不知道该如何解决。有时我也想,要不每一次都问一下领导,这次科局的汇报,我要不要听一听,但觉得这样会让领导很困扰。何老师长年在领导身边工作,经验丰富,相信对此一定有独到的见解,希望能够指点一二。
" q, t" E4 z1 N6 W8 X, }7 m3 p; `' `9 J: E5 N$ ]) w2 S* [
! L1 Z: z3 v/ c( w2 \* ?' J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