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人作为酒文化的忠实践行者,八成以上的人在喝酒这个问题上,都希望别人多喝自己少喝,自己喝了酒以后还清醒白醒的就最好,看着别人晕晕乎乎的就安逸。以此表明自己喝酒比别人行。
% Q/ D! U- F) C, o8 g0 F( t9 {% {9 S' u4 p( G1 i
我觉得敬酒和喝酒是有讲究的。俗话说,酒风看作风,酒品看人品。敬酒必须要有诚心,要选择时机;喝酒必须要把握量,要适可而止。敬酒的诚心在于:敬酒的人必须喝酒,要人家干杯必须自己先干杯,遇到对方确实不能喝的,不能强迫别人干杯;敬酒的时机要恰当,不要人家还没有吃东西,或者已经喝得不行了,还去敬。喝酒不过量,最佳状态就是略有酒意,但还能把持自己的言行,不说过头的话,不做过分的事。尤其是作东请客的主人家,一定不要喝得忘记了结账买单,给自己请来的朋友甩一条死耗子——帮你买了单还要送你回家。! \- J, s/ C( E, C$ |
. o) l- l+ O: n3 [& r, R
有的人敬酒很不讲究,不管对方能不能喝想不想喝,开口就是:我们兄弟俩来三杯!有的不管对方刚刚跟其他人喝了,还没有吃东西,立马又去敬;有的不管人家正在啃鸡脚,两手不得空,也去给别人敬酒,弄得别人很尴尬;有的仗势欺人,以大码小,自己喝一杯,要别个喝三杯或六杯;有的开始不喝,到后面喝酒的都喝得差不多了,端起杯来后发制人;还有的人把喝不喝他敬的酒,跟尊重不尊重他的人格联系起来——这就把喝酒的问题“政治”化了。2 g1 r% b- z f$ Q4 q% Y6 b5 z
$ B% Y9 Q3 t. `. _' C6 R4 Q
有的人喝酒也不讲究。不管喝得喝不得,一律放开喝,酩酊大醉了事,这是自制能力最差的;酒量特大的——可以喝上一两斤不醉的——不管酒的好孬,放开豪饮,加大聚会酒的成本,这属于不为主人着想的;朋友自己带两瓶好酒去餐厅聚会,遇到一位能喝的主儿来晚了,先主动自罚一个“堰塞湖”,或者挨个打一圈赔礼道歉,后来酒又不够喝了,弄得主人哭笑不得,这属于不懂事的;朋友聚会喝酒接近尾声,酒也只够打总结的了,这时冒出一个愣头青说。3 [# @/ B4 b0 p+ ]
2 A3 H- X, k7 m3 ^) I2 n( B
朋友请客,客人一定要看酒喝酒、看菜吃饭。敬酒的时候,自己能喝多少,就喝多少,尽量劝被敬的人随意;酒不多了,就自己少喝点,让其他能喝想喝的朋友多喝点。皆大欢喜,何乐而不为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