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员们书读多了,书读好了,读书对当官有帮助,提升境界有帮助了何乐而不为呢?
! _) u. C. _- S; W. ~1 `& x% g; }
8 ~9 u& G' Y1 }) D9 u" L 学一学仕途ABC
& s. q7 F" }& o+ m* P
6 o1 G2 u! A7 e5 s, w7 N1 q+ `) B 有一部电视剧叫《李卫当官》,说的是一个小混混李卫,大字不识一个,对仕途上的潜gz一无所知,乱冲瞎撞,几次陷入丧命绝境,多次出洋相闹笑话,最后,凭着一股邪气中的正气、愚笨里的智慧,以及贵人庇佑和江湖朋友仗义出手援救,终于逃过一劫,干成几件露脸的事儿。康熙皇帝让他当了一个七品县令,拨给他五十万两银子修治河道。他当场向康熙拍胸脯表态,这五十万两银子要一两不少地全部用到全县老百姓身上。他以为,皇帝老儿直拨的这五十万两银子,还不是顺顺当当地很快就会到手里?于是,他拿着鸡毛当令箭,理直气壮地向上宪讨要银两。他哪里知道,仕途的潜gz是“经手三分肥,雁过拔把毛”,皇帝的这五十万两银子经过层层节节转手,只能拿到十万两。他活扎扎地碰了个软钉子,弄得一头露水,百思不得其解:为什么这帮官吏如此大胆,连通天的银子他们也敢捞?又如,他得罪了退休宰相后,被应邀参加老宰相的寿宴。入堂没凳子坐;别人赴后堂入席,他被叉了出来,抛在地上摔了个半死。李卫之所以吃亏、遇险,从根本上说,就是对仕途两眼一抹黑,不知仕途ABC。《李卫当官》是一部电视剧,人们看看笑笑而已。可是,在现实生活中,仕途也有ABC,如果你在官前功课中不熟悉一点仕途ABC,一旦两脚踏进仕途,免不了要踩空,冷不丁到处碰壁惹祸,一旦捅出漏子来,就可能弄出大麻烦。现实生活中的仕途ABC是什么?就是关于官方的方针、政策、规定、准则、制度、要求、文件精神、单位惯例、领导讲话等等,甚至还有一些潜gz。
9 K1 w6 w2 j" T& @8 S/ o9 d) T2 T6 E' L5 m- c
仕途ABC,不仅明确规定了当官的规矩,而且对官有具体的要求,以及“官”的条件、素质、职责权利、考核监督手段、奖惩制度和升降办法等等。有些仕途ABC,同你的个人人生志向、走势有着重大关系,必须在进入仕途之前就要早早弄清楚。比如说,一个立志当将军的人,你就要好好在国内读本科生、硕士研究生、博士研究生,然后,参军入伍,提干,再开始你的将军梦征途吧!如果你本科毕业后,到国外读了硕士研究生、博士研究生,成了海归派留学生,对不起,你再想参军入伍就不可能了,这是政策规定。你的将军梦在你跨出国门留学时,就已经结束了。又如,大学毕业后,你是报考公务员?还是报考村官?你要首先把这两者的各项政策规定弄清楚,把这两者之间关系弄清楚,把这两者之间各自的好处和不足弄清楚,然后再在比较中权衡,在权衡中取舍。如果你对这两方面的各种政策规定稀里糊涂,盲目拍板,这是对自己的前途命运不负责任的表现。在事关个人前途命运的抉择上,如果不看清方向,不用足政策,怪可惜的,闹不好将来自己要后悔、郁闷的。
: `5 \! e8 g. z# T4 ?' S6 S1 {+ }5 V, C/ P1 J5 g3 X, e3 `5 l
$ `' h* M- j' y5 W4 @4 e 官前功课(2) U" @: }+ S. f S9 a( l4 q
0 y1 o- x r2 p, t
记一记官员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6 M3 u9 v2 \7 f z; z( R
+ `: K/ ]( [! i4 A/ t 翻翻史书。“以铜为镜,可以整衣冠,以人为镜,可以明得失;以史为镜,可以知更替。”一部中国二十五史,记载了大批量的官员成败荣枯的史实。看看史书,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可资鉴戒的东西。有条件和兴趣的,还可以翻翻世界史和国外一些官员的传记。这此东西看多了,一旦自己将来当了官,在很多方面就有了一面当官的参照镜。即使不当官,对从中参悟如何做人之道,也大有裨益。读读报纸。现在每天的报纸上都刊登大量篇幅的官员方面的信息,有褒有贬,有良有莠。这些,都是来自现实生活中的最新情况。多了解、悉知这些,是官前功课的重要内容。它可以帮助人们看到看清看仔细仕途冰山之一角。日积月累,就会对仕途现实形成一个轮廓性的总体印象。一旦自己进入仕途,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,从而使自己尽快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。看看录相。有条件的,可以看一些内部的、官员勤政廉政方面的、正面的和反面的宣传、教育、警示录相片。一些反贪反腐的警示录相片,真实、客观、全面、系统地记述了官员失足落马的全过程和具体情节、细节,分析原因,揭示本质,震撼人心灵,启发人思维。这是每一个准备从政为官人员的活的教科书,富有疗效的预防针。除此以外,还可以浏览浏览一些专业性、专题性、典型性的图书画册。新华社记者乔云华写的《地狱门前:与李真刑前对话实录》,38万字。/ n5 m9 J8 O+ ~+ `+ }
& m- T6 [$ `& h- A/ |" a$ S6 a9 h7 N8 q. l8 t! w
这本书通过揭露fubai分子李真的犯罪始末及给党和人民带来的严重危害,剖析贪官的心理变化过程,剥去贪官的灵魂伪装,并以莫贪、拒贪、防贪、反贪、惩贪、悔贪、戒贪的主线贯穿,体现了fubai要被惩、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必然规律,发人深省,值得一读。宋代著名政治家苏洵写了《权书》共计十篇:心术、法制、强弱、攻守、用间、孙武、子夏、六国、项籍、高祖。几千年来,仕途宦海风急浪高,险象环生。苏洵的《权书》是论述仕途不败的方略问题。曾国藩曾告诫门生:“汝等熟读苏氏之书,必能少些坎坷之路。”这样的书,也可以找来一阅。/ {1 z# P' x3 Q, } L
! q% A/ | ^8 j& w$ M/ V 补一补自身的当官缺憾
H, S, l9 o; N
3 v; J, Q8 R4 B1 w! y' z" i 不同的国家、不同的民族,都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。走路时,不小心掉了一枚金币,如果是英国人,会装着什么都没有发生的样子,一直向前走去,一副沉稳持重的绅士风度;如果是法国人,会立马停下来,东走走,西晃晃,张望一番,然后踩着轻松的脚步,吹着口哨离开了,一副轻浮浪漫的形象;如果是德国人,他会马上再掏出一枚金币,向空中抛去,然后看看金币落地后滚动的速度和方向,他量量距离,分别在四面八方寻觅一遭,很快找到了失落的金币,然后满意地微笑走了,一副缜密思维的派头。气质是个性心理特征之一。气质分为多血质、胆计质、粘液质、抑郁质。气质不同,人的个性也不同。气质没有好坏之分,但气质在对所发生的同一件事情的反映、态度往往也极不相同。比如,去看戏,门关了,抑郁质的人敲了两下子门,不见动静之后,选择离开;而多血质的人,在猛敲几下子门之后不见开,选择爬墙头进去。在仕途上,有的人个性强,魄力大、节奏快,容易简单化,粗鲁莽撞。有的人个性慢,胆子小,头脑冷静,优柔寡断。这两种不同个性的人,在仕途上处事往往各有优长和不足。因此,准备进入仕途的人,在官前功课中,要了解自己是什么个性,这种个性的优点是什么,缺憾在哪里,注重扬长藏短。这方面林则徐是做得不错的。林则徐火爆性子急脾气,遇事容易冲动,这似乎是多血质气质。他深知这不利于为官办事。于是,他制作了一个制怒匾,悬挂室中,以此提醒自己抑制脾性。
. f3 ~+ a5 D+ }' m
# D y) p0 u6 E( t8 @! D4 H1 r 当一当见习生+ o; a* M0 B( z+ b# F
& Y4 T* I7 F9 s) h% `/ r# N
|